作者/吴树鸣
此文刊发于《西北工商报》1997年11月18日第四版副刊,时用笔名“冷清”
很小的时候, 看课外书见了《气》说之类;其中“骨气——吸进信念的支柱;傲气——萌发止步的信息”两条令我一度视为至理名言。
再大些时,学了历史,闯读了古书史料,知道“介于推傲骨拒晋公”、“张良傲骨归山隐”传为美谈,也知道了“项羽傲气失江山”、“罗成傲气命不长”,便觉得人应该有“傲骨”,而不应该有“傲气”,于是提笔正正楷楷地在宣纸上写下大大的两个“傲骨”,左右附上“价值”、“奉献”,压在写字台玻璃下。从此言行举止引以为戒,且沾沾自喜以为自己走向成熟。
展开剩余68%再后来读史又知:“孔圣人赴陈拒蔡断粮七日;李白醉骂南蛮,要高力士脱靴,要杨国忠磨墨;关公单刀赴会”,这些都是傲骨傲气并存。于是乎,心中多了些含糊。
这时候,便想,也许傲骨傲气都是好!
一日某市几位著名作家来县讲课,看那主席台上的几位,下面有人私下说:“好高傲”。仔细一听一看一琢磨,讲话中倒真有清高的态度。后来有几位散会后悄声说:看地方那位小有名气的县内作家,眼镜高挂,头势高昂,不过,穿着还是稍逊色些,但神态中确是很“傲”,一想,也是!
作为一名文化人,特别是在目前市场经济冲击下,看普天之下,下海经商、开馆建厂、投资生意、南跑北颠、东来西去、熙熙攘攘的人群中,一个能静心修书,以精神财富自居,且熟视无睹地守住一方文学净土者实是难得。先哲早说“文学是愚人的事业”,能自守清贫,甘心淡泊,潜心为事业者实是有一种超人的毅力和勇气,要知道这需要多大的拒诱克制能力! 清高、贫酸的文人见了腰缠万贯的文盲、阔佬,居然是一副居高临下的态势。难怪常人不解地说,这其中“傲”势太重。
这时候,便想,傲气傲骨都是好!
有两位曾经关系很好的朋友合伙办企业,共中一位谨小慎微、办事放不开手脚的朋友,居然钻了另一位豪爽大度、相信友人的朋友的“信任”空隙,私下搞账添假,使个好端端的企业倒闭。一度使那位快人快语、心胸豁达的朋友日常生活都陷入极度困境。而这位朋友在遇见了那位小心眼而挖走朋友钱财的所谓昔日同仁,却嗤之以鼻,不屑一顾,神态中漏出“傲”劲:君子谋道,小人谋食,我岂能与尔计较!
这时候,便想,傲气傲骨都是好!
看报、看书中,常见刊载一些从政者拒腐蚀永不沾的事迹,有人说“傲”什么,那么点工资还不够我丢下的,还拒贿?都什么时候了,真是榆木疙瘩,笨死了。
古语道: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。作为一名国家公职人员、干部,对这种“傲”劲给予以褒扬是理所当然。
这时候,便想,傲气傲骨都是好!
发布于:陕西省配资炒股哪个平台正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