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关键词:紫外线光催化高级氧化、UV/AOPS、紫外线双氧水光催化高级氧化
好的,我们来详细拆解“生物处理 + UV/AOPS”这个组合工艺的具体操作流程。这就像一场战役,需要“主力部队”和“特种部队”协同作战。
整体思路:先“大扫除”,后“精准清除”
主力部队(生物处理):负责快速、低成本地去除废水中绝大部分(通常是70%-90%)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。这是整个工艺的基础和成本控制的关键。
特种部队(UV/AOPS):在主力部队完成任务后,专门负责清除那些“顽固不化”的、生物无法降解的有机物,确保最终出水水质达标。
第一阶段:生物处理(主力部队作战)
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大幅降低COD(化学需氧量)和BOD(生化需氧量)。
步骤1:预处理
在进入生物处理单元之前,必须对原水进行预处理,以保护后续的生物系统。
格栅:拦截大的悬浮物,如塑料袋、布条等。
沉砂池:去除砂石等无机颗粒。
调节池: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。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水量和水质波动很大,调节池可以起到“削峰填谷”的作用,为后续生物处理提供稳定的水质和水量,避免系统受到冲击。
步骤2:核心生物反应
根据废水特性(如COD浓度、是否有毒、是否含氮磷等)选择合适的生物工艺。
如果COD浓度极高(如 > 5000 mg/L):
首选厌氧处理,例如 UASB(上流式厌氧污泥床) 或 IC(内循环厌氧反应器)。
操作:废水从反应器底部进入,与大量的厌氧微生物颗粒接触。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,产生沼气(主要成分是甲烷和二氧化碳),可以作为能源回收利用。这个过程能去除60%-80%的COD,且能耗极低。
如果COD浓度中等(如 1000 - 5000 mg/L)或经过厌氧处理后:
采用好氧处理,最经典的是 活性污泥法,或更先进的 MBR(膜生物反应器)。
操作(以活性污泥法为例):
将预处理后的废水送入曝气池。
通过鼓风机向池中大量曝气,提供溶解氧(DO)。
池中培养的大量好氧微生物(活性污泥)在充足氧气下,“吃掉”水中的有机物,将其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。
需要严格控制pH(通常在6.5-8.5)、温度、溶解氧(DO > 2.0 mg/L)以及营养物比例(C:N:P ≈ 100:5:1)。
步骤3:泥水分离
生物反应后,需要将处理过的水和微生物(污泥)分离开。
传统工艺:使用 二沉池,利用重力沉降使污泥下沉,上清液即为“生化出水”。
MBR工艺:使用 膜组件 直接过滤,效果更好,出水水质更高,但投资和膜清洗维护成本也更高。
阶段一产出:生化出水。此时,大部分污染物已被去除,但水中仍含有少量结构稳定、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(即难降解COD),可能还伴有色度和毒性。
第二阶段:UV/AOPS(特种部队精准打击)
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彻底清除生化出水中的“顽固分子”。
步骤1:水质调节(可选但推荐)
pH调节:不同的UV/AOPS技术有最佳pH范围。例如,UV/H₂O₂在酸性条件下(pH=3-4)效果最好,因为·OH的产生效率更高。因此,可能需要设置一个pH调节罐,将生化出水的pH调至最佳值。
步骤2:氧化剂投加
精确计量:根据生化出水的残余COD、目标去除率和水量,精确计算所需氧化剂的投加量。
投加设备:使用计量泵将过氧化氢(H₂O₂)溶液或臭氧(O₃)气体,或过硫酸盐溶液,稳定地投加到UV反应器前的管道或混合池中,确保与废水充分混合。
步骤3:核心光催化反应
UV反应器:这是整个AOPS的核心。含有氧化剂的废水流经一个装有高强度UV灯管的密闭反应腔体。
反应过程:
UV光线穿透水体,激活氧化剂。
例如,H₂O₂ + UV → 2 ·OH (产生羟基自由基)。
这些极具活性的·OH会无差别地攻击水中剩余的有机污染物,将它们开环、断链,最终矿化为CO₂和H₂O。
关键控制:UV剂量(紫外线强度 × 接触时间)是决定处理效果的最重要参数。需要保证灯管功率足够,且水流在反应器内有足够的停留时间。
步骤4:后处理与排放
淬灭(如需):如果出水中含有过量的H₂O₂,可能需要投加少量还原剂(如亚硫酸氢钠)将其“淬灭”,以免对受纳水体产生影响。
最终排放/回用:处理后的水各项指标均达到排放标准或回用标准,可以排放或送入回用系统。
通过这样的组合,我们用生物处理的低成本解决了大部分问题,再用UV/AOPS的高效性解决了最棘手的问题,实现了技术效果和经济成本的最佳平衡。
配资炒股哪个平台正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